金融的定义和演化
一、课程内容
1.1 金融的本质
- 时间价值:通过此时的金融决策,在彼时收获收益。
- 金融突破时间和地域的限制,进行快速有效的资金积聚。
- 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1.2 中国的金融演化
1. 中国金融制度的根源
“高度集权”和“国营经济”的特征,使古代中国的货币经济体系逐渐形成了以中央财政为核心、以税收和资源分配为重点的、自上而下的结构。所有货币政策和对经济的控制都是为了满足财政需求。
这种体系,在早期社会生产力低下,资金聚集能力很低的情况下,具有强大动员能力。
2. 历史延续
新中国的金融市场换汤不换药。 国家将金融资源掌握在自己手里,决定信贷规模、资金成本,引导经济发展模式。
“绝大部分的金融制度、市场机制,都是为中央财政目标的实现而实施的“顶层设计”。
硬币的另一面,由于中央控制了所有资金,控制了大量资源,所以只有官方的信用,民间信用极度脆弱,整个社会就缺乏信用意识。
国家垄断了金融资源后,老百姓的理财需求被压抑得很厉害,最后只能在各种灰色地带冒泡。比如 90 年代的时候,各种“非法集资”案件。
1.3 欧美的金融市场演化
中世纪之后的“圣殿骑士团”,从事财务托管、货币兑换、储蓄理财业务,扮演着银行的角色,奠定了欧洲的金融基础。
骑士团衰落后,意大利银行业、荷兰证券业、英法银行业等其他信用机构兴起,逐渐形成以银行为中心的,分权制衡下的信用体系。
美国建国时,是由 13 个相互独立的北美殖民地组成的联邦制国家。
美国南北战争统一了美国后,形成了统一的市场,随后,联邦政府又对货币进行了统一。
所以,美国当时的条件是得天独厚,结合了中华帝国“集中”和欧洲大陆“分权”的优越性。
二、延伸
2.1 金融的定义
金融是指资金的融通和流动,涉及资金的筹集、分配、管理和使用。研究的对象是如何在不确定性环境下进行价值管理,以及如何最优地配置资源。
简单来说,金融的核心是 “钱从哪里来?”(融资)、“钱投向哪里?”(投资)、以及“如何管理钱?”(风险管理)。
2.2 核心要素
- 资金(Money):金融活动的基本载体,涉及货币、信用、投资等。
- 市场(Markets):资金交易的场所,如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外汇市场等。
- 机构(Institutions):如银行、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保险公司等,它们在金融体系中起到中介作用。
- 工具(Instruments):指股票、债券、基金、期权、期货等金融产品。
2.3 主要类别
- 公司金融(Corporate Finance):
- 研究企业如何融资、投资和分配资本
- 例如:企业如何选择股权融资或债务融资
- 投资学(Investments):
- 研究投资者如何进行资产配置、选择股票、基金等
- 例如:如何在股市或债券市场进行投资
- 金融市场(Financial Markets):
- 研究金融市场的运作,如股票、债券、外汇等市场
- 例如:为什么美联储加息会影响股市?
- 金融科技(FinTech):
- 结合科技(如区块链、人工智能)优化金融服务
- 例如:移动支付、加密货币、量化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