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Web3之父'回答:Web3究竟是什么?
按照 Web3
的最初愿景,它将是互联网的下一阶段,或许还是人类社会的下一阶段。
Web3
这个词是以太坊联合创始人 Gavin Wood(加文·伍德)在 2014 年创造的,最初它叫 Web 3.0
。
既然是 Web 3.0
,那就意味着还有 Web 1.0
和 2.0
。前者已成过去,其特点是大多数网络活动都与单个静态网页相关。后者则是当下这个时代,一个高度集中化的时代,因为大量的通信和商业行为都集中在少数科技巨头所拥有的封闭平台上,比如谷歌、Meta、亚马逊等等。
从这个角度看,Web3
代表了一种打破这种垄断控制的愿景----基于区块链技术构建的 Web3
平台和应用程序不会由巨头所有,而是由每个用户拥有,他们将通过帮助开发和维护这些服务来获得所有权。”
从技术层面来讲,web3
是区块链等技术的总称,通过一系列技术手段实现『去中心化』,用以分散互联网上的数据所有权和控制权。
其底层技术主要由区块链、智能合约、去中心化存储、分布式计算和加密技术组成。 应用领域涉及到加密货币、智能合约、去中心化应用(DApps)等。
那么,什么是『中心化』?
一、中心化
简单讲就是中央集权。控制权和决策权集中在一个或少数几个实体手中的结构或系统中。
比如所有用户都使用同一个中心化平台,比如微信,微博,抖音,B站等。 这些平台可以决定用户发布的内容、用户之间的互动方式、用户的数据隐私和安全。
那么,什么是『去中心化』?
二、去中心化
简单讲就是将信息副本存储在多个位置,并确保整个过程中的数据一致性。每位用户可以控制其数据存放的位置,而不必将其移交给集中式基础设施。
由此产生一些 Web2
做不到的事情:
- 去信任:
Web3
引入「去信任性」,用户可以在无需信任任何第三方的情况下自主选择信任的提供者并与之进行交易和交互。简单讲,就是不需要第三方担保。 - 扩展实体边界:去中心化将 Web 的覆盖范围扩展到传统边界之外。例如,支持无边界交易的加密货币技术允许跨地域和政治边界进行价值交换。
三、Web3 的世界是什么样子
web3
实际上是一种社会结构,一套新规则,而这些规则唯一的作用就是在系统内没有人拥有特殊权力。
公平,公平,还是他妈的公平。
...
四、思考
4.1 关于中心化
人类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中心化社会,中心化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阶段。
中心化的治理模式自人类开始形成氏族式的组织结构时就已产生。
单就互联网和科技公司而言,如 Google、Facebook、Amazon 等,采用中心化的商业模式。这些公司控制着用户数据、内容发布和广告分配,拥有巨大的市场影响力。
以 Web 举例,WEB 2 靠的是已经诞生了近 500 年的公司制背后强大的效率、机器严密运行。而公司法等法律对违规事件又有着严厉监管。
二者结合,资本才能够和企业的管理者和谐共存,各个部门之间才会形成更有效的分工、资本予以报酬。这些制度规定了在组织中你的权利和义务,通过中心化的方式保证上级的命令从上至下层层传递,构成一个等级森严的庞大组织。公司如此,政府组织如此,学校如此,你所在的社区如此,甚至你所参与的兴趣组织也是如此。
4.2 关于去中心化
web 3 本质是一种出于对中心化互联网 WEB2 的不放心。 把每一个用户产生的行为通过密码的形式记载在互联网的区块链上,区块链并不是一个机房也没有硬盘来储存数据,而是把这样的数据通过加密的形式广播给互联网中的所有人。
本质区别:
- 公司是基于制度、法律的约束而存在的,
- web 3 的组织形态 DAO 是基于共识而存在的。 在传统企业中,公司章程是最大的真理,但在 WEB3 里,共识就是最大的真理。
私以为,对于任何一种组织形态,效率和公平,或者说效率和信任都是不可兼得的。故去中心化有其产生的必要性,但也有其局限性。
人性懒惰盲从,历史终究是靠少数人推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