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
你信仰上帝吗?
无论回答是或否,上帝这个概念于你心中已经有了轮廓。 那你心中的上帝到底是什么?
- 上帝的定义是什么?(全知全能吗?有道德特征吗?还是只是一个高维度的存在?像人类之于蚂蚁?)
- 你为什么信仰上帝?
- 你信仰上帝基于理性抑或感性?
- 基于利弊权衡之后选择信仰,与全心全意的信仰,二者有高下吗?
- 当你信仰上帝时,重要的是上帝还是信仰本身?
- 你信仰上帝基于理性抑或感性?
- 你为什么不信仰上帝?
- 你为什么信仰上帝?
一、西方关于上帝的传统观念
1. 上帝是超验的
观点:传统观念认为上帝是一个超越于人的日常经验世界的、在我们之外的、并且与他所创造的世界截然不同的存在。
那么如何感知? 如何与上帝建立联系?
- 观点一,我们无法直接知道上帝,但我们可以通过他在地球上的代表来知道他并与之发生关系,比如通过教会、某些重要人物(如天主教的教皇、民族宗教观念中的某位首领)、《圣经》或其他圣典、近来某位圣徒的教诲来实现;
- 观点二,我们关于上帝的知识以及我们与他的关系必须是直接的和个人的。比如德国教士马丁·路德之所以会发起基督教的宗教改革运动,部分原因就在于,他认为教会妨碍了个人与上帝之间直接的联系;
简单讲,观点一导致教会垄断了与上帝的直接联系权、上帝指令的最终解释权 。 而观点二个人与上帝的直接联系,则侵害了教会的垄断权。故马丁·路德于 1521 年被开除了教籍。
跟颛顼的“绝地天通”类似,将祭祀权垄断,从而垄断了神权。
1.2 上帝是内在的
观点: 上帝“在我们之中或是宇宙本身” 要想找到上帝,我们不必向外“追求”他,而只需内视我们自己
那么“什么样的经验才是与觉察到上帝相关的?感到一种良心的责备?在一场暴风雨中或在凝视大峡谷时所产生的某种敬畏之情?”
上帝是完全内在的:泛神论
“犹太哲学家巴鲁赫·斯宾诺莎(1632-1677),简单地说,他主张上帝即万物,上帝与宇宙是同一的。
斯宾诺莎的目标是发展出这样一种上帝观念:它不会使我们与最髙存在者之间可怕地遥遥相距,因为那样一来,各种鱼目混珠的宗教和上帝观念就有可能滋生出来,而说不清楚它们中的哪一种才是“真正”的宗教。”
“我们每个人就像某个伟大存在者血液中的一个小虫子,我们只看到了自己的周围,就不由得把它当作实在,并产生了某个“外在于我们”的更伟大的存在者的模糊观念。但实际上,我们就是那个伟大存在者的一部分,一旦我们认识到这一点,我们便会超越自己狭隘的感性认识以及关于某种外在事物的看法,开始把我们自己看成那个存在者的一部分。”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上帝是等同于宇宙整体的,那么信仰上帝与相信宇宙的存在还有什么区别?”
他们看待宇宙存在的方式是完全不同的。对某种东西的宗教信仰成了一种面向万物的宗教态度。
上帝是普遍精神
“人本质上是精神的主要表现,精神通过我们进行活动,甚至利用我们来为它的目的服务。同时,精神并非与我们相异。”
“精神”并不是什么异己的力量,而就是你在赛场上与他人同样感受到的情感联系、比赛的激烈以及大家共有的热情。现在,想像把这幅图景一直扩展到全人类,扩展到你作为人类的一分子所感受到的那种“团队精神”,扩展到对生活的热情,那么这就是黑格尔所说的“精神"的意思了;它比我们任何一个人都要大,但却不是某种异于我们的东西。对黑格尔来说,这就是上帝。”
上帝是过程
“上帝不能只用上帝的当下存在——作为某一特定时刻的某个存在者——来把握,而必须通过一段长期的发展,作为一个过程来理解。换句话说,上帝并非总是现在这个样子,而是一直处于生成过程中”
上帝是超验的造物主:自然神论
伏尔泰认为上帝是物理学的必要假设,但上帝不具有人的属性,不能被说成是公正的、智慧的或仁慈的,也不能被说成是有爱心的、忌妒的或关心我们的。
伏尔泰的上帝观受自然神论的影响。自然神论者认为上帝是创造宇宙的理性设计者,但一旦宇宙运作起来,上帝不会再干预世界的日常事务。这种观点不同于传统宗教中的上帝参与人类事务、执行奇迹的观念。伏尔泰相信宇宙的完美秩序和自然法则表明了造物主的存在,但人类的自由和理性应该是生活的指南,而不是依赖于神灵的干预。
伏尔泰虽然反对传统宗教,但并不否认上帝的存在。他在《形而上学论》中提出,“如果上帝不存在,那就有必要创造一个。他认为,上帝的存在对于社会的特征秩序和人类的精神需求是必要的。伏尔泰认为,如果没有一个至高的特征标准,社会将无法维持基本的特征和法律规范。
“拉普拉斯曾(对拿破仑皇帝)说,若按照伏尔泰的说法,上帝只是一个初始的创造力,一个被当作非人格的、不关心人类事务的上帝不是一个可崇拜的上帝,他不能赋予我们的生活以意义,在大多数人(既包括有神论者,也包括无神论)看来,他绝对配不上“上帝”这一称号。”
自然神的概念更像是一种相信,而不是信仰。 即相信宇宙是有高维存在的,但其并不与人类有任何直接的关系。
“上帝是未知的信仰对象”
“索伦·克尔凯郭尔不承认教会是我们与上帝之间的必要中介。他抨击那些被他讽刺地称为“基督教众”或“基督教帮”的人的虚伪。”
“在克尔凯郭尔看来,成为一个基督徒是一种绝对的承诺,或者用他的话说,是“信仰的飞跃”。人不可能认识上帝,也不可能知道他是否存在,或者关于他的一切,但人必须表现得就像绝对确信他的存在”
“认何关于上帝的观念都是完全不可理解的和非理性的。因此,重要的不是上帝观念,而是我们信仰他的激情。”
克尔凯郭尔认为,正是这种绝望让人类有机会转向上帝。人类在意识到自身有限性、罪恶和脆弱之后,才会真正意识到自己需要上帝的恩典和救赎。信仰是从绝望中产生的,它是一种与上帝的和解,借此,人类可以超越世俗的焦虑和无意义感,找到真正的内心平安和与上帝的关系。
为什么人类在意识到自身局限性后会需要救赎? 而不是接收甚至尝试克服、打破这种局限?
上帝是一个特征的存在者
正是上帝的特征特征、他对正义的维护和对我们的关切,才使得宗教对于许多人的生活来说是如此之重要”
“即使一个人不相信上帝是一个施矛赏罚的神圣法官,也绝对有必要认为上帝是一个关心着我们的道德存在者,而不是宇宙间的一种冷漠的力量。因此,在所有关于上帝的观念中,也许最重要的问题就是:上帝具有什么样的道德特征?他在多大程度上关心着我们?他会为我们做些什么?是否会对我们的祈祷做出回应?(回应那些祈祷?也许不会是像我们童年时诅咒一个坏孩子遭雷击那样的祈祷。但如果是祈祷世界和平,祈祷能够获得力量战胜某种磨难或克服某种可怕的烦恼,那么情况又将如何?)什么才是上帝的法律(上帝说:“不可杀人。”这是说永远不许吗?战争除外吗?某些[所谓正义的]战争除外吗?敌人除外吗)?”
如果是上帝是一种冷漠的力量,那么信仰是否还有意义。
如果其有道德标准,那道德标准是什么,弱肉强食是生物运转的规律,如何平衡世间各种相悖的道德观念?
二、关于“恶”
- 上帝是全能的,
- 上帝是全知的,以及
- 上帝是善的。
然而,如果世界上存在着恶,那么根据前面就可以推出,以下三条陈述中至少有一条必然为真:
1.他对此无能为力,
2.他对此一无所知,或者
3.他对此漠不关心。
2.1 解释 1-区别恶
“哲学家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是在道德的恶与非道德的恶之间做出区分。
道德的恶是由我们的行动和意图造成的,而非道德的恶则是由自然灾害和“上帝的行动”造成的。
大屠杀以及对千百万犹太人、吉卜赛人、天主教徒和其他少数派进行迫害是一种道德的恶;而 1755 年发生在里斯本的大地震夺去了几千名周日早上正在教堂做礼拜的无辜民众的生命,则是一种非道德的恶。”
强行区分有什么意义?
2.2 解释 2-否认恶
“有一种对恶的问题的回答是,与现象所表现出来的不同,其实并没有恶或苦难这回事。
“也总有些人会拒绝承认战争是恶的。他们坚持说,在战争中死亡或受伤的每一个人——不仅是土兵,而且还包括平民和孩子——的遭遇都是应得的。”
???
那些饿死的或在战火中丧生的孩子如何解释?
因为其父母的罪而受到惩罚的?
站在上帝的角度,连坐是公平正义的吗?
2.3 解释 3-最少的恶
“上帝凭借自己的智慧看到了世界所有的可能情况;他发现在所有这些世界中都必定存在着恶和苦难,于是就选择了一个苦难较少的世界,或者用莱布尼茨的话说,是“所有可能世界中最好的”。
也就是说 上帝已经很努力了,他知道世界上存在着恶,并且他选择了最少的恶。
莱布尼茨认为,在所有的可能世界中,恶和苦难是无法完全避免的。无论哪个世界,恶和苦难都会以某种形式存在。这种恶可能是由自由意志引发的道德恶,或者由自然力量造成的非道德恶(如自然灾害)。
自由意志对于创造一个有价值的世界至关重要。如果上帝要创造一个包含自由选择的世界,恶行就成为了自由意志不可避免的副产品。因此,尽管有恶的存在,自由意志的善依然超越了恶的代价。莱布尼茨认为,世界的美好和善源自于人类能够自由地选择,而不是被强制行善
2.4 解释 4-审美整体解答
“世界的是戏剧的和美学的范畴,而不是我们相当狭隘的对于个人福祉的坚持。
“如果我们把上帝理解为一种过程,那么就会发现,世界上被我们称为恶的东西,其实是上帝(和世界)发展的关键一步。在传统上,这种观点一直是神正论所探讨的话题,这样一种学问专门研究上帝是以什么方式作用于地球的。”
简单讲,这一观点强调世界是按照戏剧的和美学的法则在运作,而不是仅仅围绕着人类的福祉。这意味着,宇宙的演变更像一场宏大的戏剧,充满了冲突、高潮和转折。人类的苦难和恶或许是这出戏剧的一部分,最终服务于某种更高的美学或戏剧性目的。
2.5 解释 5-自由意志解答
“上帝的创造使我们天生就有自由意志,即我们生来就具有按照自己意愿而行动的能力。因此,导致世界上的恶和苦难的是我们自己,而与上帝的善无关。”
- “首先,还是那个问题,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恶和苦难存在?在仍然有自由意志的情况下,上帝难道就不能把我们创造得再智慧一些,做事情少一些鲁莽,更多一些理智、同情心和自制力?”
- “其次,如果上帝让我们拥有自由意志,那么这是否意味着他无法干涉?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这似乎意味着他不是全能的;如果他能够干涉,那么他为什么不干涉(因为我们的苦难经常远远超出了我们的过失)?如果他的确干涉了,那么问题就变成,我们是否还拥有真正的自由?”
- “第三,如果上帝是全知的,他预先知道我们会给自己带来怎样的悲惨命运,那么他为什么还要给我们自由意志?假使我们没有自由意志,而是上帝事先安排好让我们相互友善、相互关心,这岂不是更好?”
- “第四,即使一个人接受自由意志解答,世界上所有的恶与苦难似乎也不应完全归咎于我们自己的错误和对自由的滥用。当无辜的儿童在睡梦中或在教堂祈祷时被自然灾害夺去了生命,这该如何来解释?上帝怎么会允许(或致使)这样的事情发生?”
2.6 解释 6-来世的公平
“即使你相信上帝的赏罚,是否公正仍会成为一个问题。 即使你想以后再给他奖赏,但让一个无辜的人受苦是公正的吗? 对某些尚未获得机会证明自己的人(比如在战争中丧生的婴儿)进行惩罚,这是公正的吗? 如果你认为今生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对来世的一次“考验”,那么这种考验是否完全公平(因为某些社会中的人甚至不知道自己正在被考验着)? 对其信徒进行考验的是否真的是一个善良的上帝?”
总结
- 如果你信仰上帝,那么你必须确定你相信上帝具有什么样的道德属性,以及这些属性是否可以与世界上存在着恶和苦难相协调;
- 如果你不信仰上帝,那么在你看来,恶的问题就证明并不存在一个全知全能的、公正的、关心着我们的上帝。但此时你必须面对这样一些问题:世界上的恶与苦难到底有没有理由?除了只是照原样接受它们之外,我们是否有什么办法去对付它?
三、信仰与理性:信仰的方式
在许多信仰者看来,信仰上帝以及知晓他是纯理性的事情,理性不仅不会与信仰有任何的冲突,而且还会为它提供支持。
3.1 宇宙论论证
“一切事物都或是由其他事物产生的,或是由其他事物创造的。因此,必定存在着第一因,或者亚里士多德所说的“第一推动者”——而这就是上帝。 --- 托马斯·阿奎那”
3.2 设计论证
“当我们观察世界的时候,我们发现它被设计得如此巧妙,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位置和目的。星辰分布在各自的轨道上,大脑被安放在头颅里,鸟有虫子吃,虫子有树皮吃,雨可以使树生长,云可以造雨等。 实际上,宇宙的设计是如此之完美,以致我们很难设想这一切都是随机产生的。所以在宇宙背后一定存在着一位设计者,而他就是上帝。
英国哲学家威廉·佩利曾经通过类比提出了一种设计论证。这种论证是说,假如我们在旷野里拾到了一块表,我们会认为一定有某个人曾经到过那里;同样道理,我们看到世界的设计是如此之精妙,于是也会下结论说,一定是某个智慧的造物主创造了它。”
“从世界的秩序来论证上帝的存在。我们看到:那些没有知识的人,甚至那些生物,也为着一个目标而活动;他们活动起来,总是或常常是遵循同一途径,以求获得最好的结果。显然,他们谋求自己的目标并不是偶然的,而是有计划的。但是,一个无知者如果不受某个有知识和有智慧的存在者的指挥,就像箭要受射手指挥一样,那么他也无法移动到目的地。所以,必定有一个有智慧的存在者,一切事物都靠他指向它们的目的。这个存在者,我们称为上帝。” --- 莱布尼茨
3.3 本体论论证
我们只能把上帝设想成一个无限的和最完美的东西。
一个具有除“存在”以外的所有完美性(公正、全能、全知等)的东西不能算是“最完美的”。
- 因此,最完美的东西(上帝)必然存在。”
???
这个论证感觉毫无意义,就是种诡辩。 论证的要素已知 a 推导 b,这个论证是预设 a,推导 b,然后得出 a。
3.3 理性的信仰
康德认为,没有对上帝的信仰,我们的道德感和正义感就没有了基础。
帕斯卡的赌注
从理性计算和利益最大化的角度,信仰上帝是最优的选择。
我觉得这是理性计算的极致,集讲道理和耍流氓于一身。这人想来很有意思。
3.4 非理性的信仰
“在克尔凯郭尔看来,信仰无疑是非理性的,对上帝存在的证明也是无关紧要的,对他而言,信仰上帝是一件极其个人的、充满激情的事情,它不适合用任何方法进行“论证”。信仰是一种承诺,恰恰因为人不可能知道上帝的存在——克尔凯郭尔称之为“客观的不确定性”——才要求我们做出“信仰的飞跃”。”
3.5 神秘主义
“人可以通过一种无法描述或言传的特殊体验来信仰上帝(这种体验据说是无法言表的)。一个神秘主义者也许会说,这种体验已经向他证明了上帝存在着,而不需要再说其他什么。事实上,一个神秘主义者甚至用不着说他所“看到”的绝对是真的,他只要坚持这对于他个人来说意味着一切就够了。你与一个神秘主义者之间不会产生辩论,因为他用不着告诉你任何东西,你也无法对他进行任何反驳。”
”我不管其他我就说有“ 这种观点没有讨论的必要。
四、理解你的信仰
- 谁(或什么)是你所信仰的上帝?你对他有何期待?他对你又有何期待?你为什么要信仰他?其他人也应该有此信仰吗?
- 或者这与你毫不相干?你能证明或应当证明你关于上帝的信仰是理性的吗?如果不能,那么你为什么要接受一种非理性的信仰呢?”
“要么信心有其正当理由,要么信仰就不是你自己的。”
2024-10-24
- 关于道德和公正,上帝是一个至高的标准抑或至高的裁判?
- 如果只是标准,于人类的影响
- 如果只是裁判,于人类的影响
- 如果人人都虔诚信仰上帝,人人都陷入同一种道德标准,世界会更好吗
- 关于宗教
- 宗教的本质是什么?
- 宗教的目的是什么?
- 宗教于人类的积极与消极意义分别是什么